11月3日,刚刚闭幕的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学院师生刷新历史最好成绩!学院在主体赛获全国特等奖1项(全校唯一)、一等奖1项;“揭榜挂帅”专项赛获全国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人工智能+”专项赛获全国一等奖1项。



本届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南京大学、共青团江苏省委承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市人民政府支持。共吸引来自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300多万名学生参赛,共有640件和643件作品分别入围主体赛和“人工智能+”专项赛终审决赛,通过公开答辩方式决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并根据团体总分产生获得“挑战杯”“优胜杯”的高校。“揭榜挂帅”专项赛分别于2024年和2025年在北京、浙江和8个主擂台城市完成比赛。








学院历来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近年来,学院“挑战杯”系列赛事备赛得到了校领导、校团委等部门和学院的大力支持,指导老师们倾心指导,参赛队员攻坚克难,取得了多项佳绩。学院将继续秉持南邮“育人为根本,质量是生命”的办学宗旨,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为导向,以赛促创,以赛促学,以赛促强,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引导学生挑战自我,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挑战杯”竞赛在引领广大青年踊跃投身科技创新的牵引力、组织力和影响力。
获奖项目:基于氮化镓半导体技术的智能光解水制氢系统

项目简介:光解水制氢是唯一可以实现100%绿色的氢能生产方式,为实现我国“十五五”规划中重点指出的绿氢转型和打破西方碳封锁提供了关键契机。本项目围绕氮化镓材料与制氢器件设计、高效助催化剂异质集成、智慧光解水制氢装备搭建三大创新点,创制出一款基于氮化镓半导体技术的智能光解水制氢系统,可实现高效、稳定、低成本的规模化光解水绿氢生产。团队吸引了一大批有志青年,建设起了一个完全由本科生组成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队伍,共计发表SCI论文15篇,申请专利6件。在未来,将继续攻关光解水关键技术,希望开拓一个真正的零碳时代!
获奖项目:面向未来的光子编码、计算、感知技术研究

项目简介:光子信息技术具有超高速、超宽带、低能耗等优势,成为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然而,目前光子信息技术相关研究存在编码带宽窄、计算逻辑功能单一、感知量程有限的瓶颈。本作品以面向未来的光子编码、计算、感知技术为主线,基于5大理论基础:传输矩阵法、极小色散波矢、等效介质理论、阻抗匹配原理、相干完美吸收,分别提出3种光子编码、计算、感知方法,实现了超宽带编码、复杂逻辑计算和感知量程扩展。团队成员均为本科生,以独立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6篇SCI论文,其中4篇信息技术领域行业顶刊论文,10篇TOP期刊论文,1篇自然指数期刊论文,2篇封面论文,论文累计他引达204次,1篇论文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
(撰稿:吴鹏 编辑:刘振 审核:徐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