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 2025-05-23
    近日,《人民日报》公布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我院2022级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万宝飞作为江苏省属高校唯一获奖研究生代表入选,这也是学校研究生首次荣登该名录。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为促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经过严格选拔和评审,全国9万名研究生荣获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人民日报》选取100名研究生进入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  南邮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围绕研究生“四个共同体”建设全面推进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本着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政策组织开展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南邮学子将从榜样中汲取成长力量,以先进典型为镜,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赓续红色基因、矢志信息报国,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万宝飞,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 2025-05-16
    5月14日下午,南京邮电大学2025年“同心共舞 美美与共”舞蹈比赛在仙林校区安恒青春剧场举行。我院师生舞蹈《远山不远》以总分第一再次斩获特等奖。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磊和全体辅导员老师,带领我院参演学生以青春之姿舞动青春之担当。今年,是我校“邮青春 邮梦想”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十周年,学院特别演绎讲述支教故事的《远山不远》,向奋斗在教育振兴一线的点灯人致敬。 舞蹈《远山不远》以2011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胡忠、谢晓君夫妇为原型,讲述他们从成都赴甘孜州塔公乡孤儿学校支教十余年,将热血与青春奉献给当地孩子们的感人事迹,聚焦教育脱贫、民族团结与奉献精神。 作为我院“信仰·追寻·传承”三维立体化思政育人体系的核心实践载体,“同心共舞 美美与共”舞蹈比赛节目采用高度凝练的时空浓缩手法,通过细腻的身体语言和虚实结合的舞台设计,层层递进展现支教生活的艰辛与温情,构建起沉浸式思政教育场域,通过艺术形式礼赞乡村教师群体,传递“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团结之声,激发广大青年奋斗力量。(撰稿:吴鹏,编辑:强增寿,审核:徐磊)
  • 2025-05-16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加强院际交流合作,5月15日上午,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由党委书记石慧霞带队一行9人赴我院开展专题调研交流。此次交流活动在电光学科楼A327举行,双方学院院领导、系主任参加。活动伊始,我院党委书记黄丽亚、院长余林蔚对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院的发展历程以及学科建设现状。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石慧霞也分享了厦门大学在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过程中的整体思路与成果,表示希望学习我院在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电子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副主任程辉辉积极提问,就专业认证中的关键问题,如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评价方法、如何加强校企合作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如何定期评估毕业生职业发展状态与我院教师展开热烈讨论。我院陈鹤鸣教授详细介绍了我院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包括认证准备阶段的组织架构搭建、自评报告撰写的要点与技巧、如何有效收集和整理支撑材料,以及在专家现场考查时的应对策略与注意事项。交流结束后,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
  • 2025-05-15
    2025年5月14日,我院领导班子赴扬州市江都区考察调研,聚焦光电产业技术合作与区域创新发展。江都区委书记朱莉莉,区委常委、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徐晖,副区长李洋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全程参与。学院党委书记黄丽亚、院长余林蔚一行首站考察扬州华彩光电有限公司,实地调研智能化生产线,深入了解企业核心产品及市场布局。作为江都区光电产业标杆,华彩光电的先进制造能力展现了区域产业优势。随后,徐晖向调研组系统介绍了江都经济开发区的战略规划,强调未来将以“高端化、绿色化”为方向,打造长三角光电产业集群高地,并详细解析了地块开发、配套建设等关键内容。调研组转赴江都科创园地块,科创园管理办公室负责人重点阐述了园区定位及“研发—孵化—产业化”一体化布局。在位于科创园的江苏派莱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展示了高端仪器设备研发领域的技术成果,双方围绕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展开探讨,初步达成校企合作意向。调研过程中,余林蔚院长指出,江都光电产业基础与学院科研方向高度契合,未来可通过共建平台、联合技术攻关等方式深化协同。黄丽亚书记表示,学院将依托学科优势,助力突破产业链关键技术瓶颈。朱莉莉书记回应称,江都正全力推进创新驱
  • 2025-05-08
    5月7日上午,扬州市江都区委书记朱莉莉来南邮调研交流。扬州市江都区委常委、江都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徐晖,区政府副区长李洋出席座谈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友国主持会议。江都区委办、区科技局、经济开发区科技创业园等相关负责人,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书记黄丽亚、院长余林蔚,产学研合作处副处长徐佳参加了座谈会。调研交流王友国介绍了南邮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在科研创新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他说,学校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始终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南邮将聚焦江都区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学校科研成果在江都落地生根,实现校地双方互利共赢。朱莉莉推介了江都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特色。她表示,江都区产业发展基础扎实,新兴产业布局不断壮大,南邮的学科优势与江都区的产业发展高度契合,双方合作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希望双方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建校地协同创新联合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赋能经济建设,为江都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座谈会上,双方围绕平台打造、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引育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黄丽亚从发展历史、师资
  • 2025-05-07
    近日,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伍福培凭借优异表现,作为专业综合考评排名第一的学生成功入选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茅台・国之栋梁”本硕博优才计划,全校仅2人入选。伍福培在学业成绩、科研创新及社会责任方面展现出学院学子的卓越素养。依托学院优质师资力量和科研平台,伍福培在学术研究中深耕不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4篇,作为团队核心成员参与2023年第二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斩获全国二等奖。他还以唯一项目负责人身份获批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这些成绩都充分体现了学院研究生创新培养成效。除学术钻研外,伍福培始终践行学院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主动参与班级建设,疫情期间为隔离同学提供生活物资代购服务,积极帮助课题组新成员融入科研环境,以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谈及成长,他表示:“感谢学院提供的科研平台和导师的悉心指导,未来将继续以严谨态度投身学术,努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力量。”“中国茅台・国之栋梁”本硕博优才计划是
  • 23
    2025-05
    近日,《人民日报》公布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我院2022级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万宝飞作为江苏省属高校唯一获奖研究生代表入选,这也是学校研究生首次荣登该名录。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为促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经过严格选拔和评审,全国9万名研究生荣获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人民日报》选取100名研究生进入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  南邮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围绕研究生“四个共同体”建设全面推进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本着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政策组织开展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南邮学子将从榜样中汲取成长力量,以先进典型为镜,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赓续红色基因、矢志信息报国,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万宝飞,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 16
    2025-05
    5月14日下午,南京邮电大学2025年“同心共舞 美美与共”舞蹈比赛在仙林校区安恒青春剧场举行。我院师生舞蹈《远山不远》以总分第一再次斩获特等奖。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磊和全体辅导员老师,带领我院参演学生以青春之姿舞动青春之担当。今年,是我校“邮青春 邮梦想”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十周年,学院特别演绎讲述支教故事的《远山不远》,向奋斗在教育振兴一线的点灯人致敬。 舞蹈《远山不远》以2011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胡忠、谢晓君夫妇为原型,讲述他们从成都赴甘孜州塔公乡孤儿学校支教十余年,将热血与青春奉献给当地孩子们的感人事迹,聚焦教育脱贫、民族团结与奉献精神。 作为我院“信仰·追寻·传承”三维立体化思政育人体系的核心实践载体,“同心共舞 美美与共”舞蹈比赛节目采用高度凝练的时空浓缩手法,通过细腻的身体语言和虚实结合的舞台设计,层层递进展现支教生活的艰辛与温情,构建起沉浸式思政教育场域,通过艺术形式礼赞乡村教师群体,传递“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团结之声,激发广大青年奋斗力量。(撰稿:吴鹏,编辑:强增寿,审核:徐磊)
  • 16
    2025-05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加强院际交流合作,5月15日上午,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由党委书记石慧霞带队一行9人赴我院开展专题调研交流。此次交流活动在电光学科楼A327举行,双方学院院领导、系主任参加。活动伊始,我院党委书记黄丽亚、院长余林蔚对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院的发展历程以及学科建设现状。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石慧霞也分享了厦门大学在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过程中的整体思路与成果,表示希望学习我院在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电子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副主任程辉辉积极提问,就专业认证中的关键问题,如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评价方法、如何加强校企合作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如何定期评估毕业生职业发展状态与我院教师展开热烈讨论。我院陈鹤鸣教授详细介绍了我院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包括认证准备阶段的组织架构搭建、自评报告撰写的要点与技巧、如何有效收集和整理支撑材料,以及在专家现场考查时的应对策略与注意事项。交流结束后,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

教学动态

  • 2025-05-09
    2025年5月7日下午,由我院主办的督导讲习营系列讲座活动在电光学科楼A328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特邀自动化学院万佑红教授作题为《“督以明方向,导以致成长”——教学督导工作交流》的专题讲座,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的形式,吸引了全院教师积极参与。校教学督导蔡祥宝老师、学院督导组组长杨恒新老师出席线下会议,全院教师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共同学习研讨。讲座中,万佑红教授立足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创新,从“核心定位”“环节规范”“成效分析”三大维度展开系统阐述。她首先强调,教学督导应始终以服务教学、引导发展为宗旨,通过科学监督与精准指导,助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教学改革深化。随后,万教授结合具体案例,详细解读了课堂教学、课程设计、考核评价等关键环节的质量标准与规范要求,并针对当前督导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改进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 在互动环节,与会教师围绕督导工作的实践难点展开热烈讨论。校督导蔡祥宝老师指出,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智能评课系统等新技术优化督导模式,同时平衡技术工具与人文关怀的关系,是未来督导工作的重要课题。万教授对此回应称,技术赋能需以教育本质为核心,督导工作应始终聚焦“以学生为中心”的育
  • 2024-09-02
    近日,2024年“锦绣江苏”国际暑期学校项目——“柔性智造,未来无限”在我校举行。本次暑期学校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我院联合国际合作交流处以及海外教育学院共同承办,吸引了来自摩洛哥、孟加拉、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加纳、刚果(金)、喀麦隆、土库曼斯坦、津巴布韦、中国等12个国家的40余名青年来我校学习。本次暑期学校为期14天,于2024年8月18日在我校举行了开班仪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青山出席了仪式并致辞。国际合作交流处、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仪式。开班仪式刘青山副校长在开班仪式上介绍了南邮的学科特色、发展战略以及国际交流合作情况。他说,本次暑期学校涵盖柔性电子、信息科技、文化实践等多个领域,是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举措。他指出,学校始终走在电子信息技术和柔性电子技术的最前沿,始终关注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并紧密结合全球和社会的重大需求,不断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他鼓励中外学员们珍惜学习机会,广泛交流,希望大家通过暑期学校的系列讲座、实验实践和文化交流活动,能够深入理解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拓宽学
  • 2024-07-01
    近日,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课程教学竞赛初赛(华东赛区)在中国石油大学落下帷幕。来自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6省1市(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山东、江西、上海)的40余所高校的教师同台竞技。经过激烈角逐,我院青年教师李双德荣获电磁场组一等奖第一名,展示了我院本科教学水平和青年教师风采。本次竞赛是在教育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指导下,由高等学校电路和信号系统教学与教材研究会、高等学校电磁场教学与教材研究会、中国高校电工电子在线开放课程联盟、中国电子教育学会共同组织举办。竞赛以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和能力训练为着力点,推动高等学校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任课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激发教师投入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的热情。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和提升工作,注重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此次获奖是学院深化一流本科专业与一流课程建设,持续构建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成效的集中展示。学院将会持续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创,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践行能力、专业教学
  • 2024-06-14
    近日,我院朱先军副教授、刘蕾蕾教授、郭艳东副教授和许吉副教授等人,在国内工程教育研究权威期刊《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上发表题为《交叉融合性新专业柔性电子学的课程体系建设》的教学改革研究论文。论文阐述了柔性电子学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性的特点,着重介绍了我院在面向交叉融合的前沿学科需求,以学生为中心,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突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引入前沿技术进行柔性电子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和优化的思路,重点介绍了专业核心课程的特色和实践教学环节设置,详细介绍了传统课程融合交叉学科特色的教学内容改革。柔性电子学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跨学科交叉融合领域设立的新专业,我校于2021年向教育部申报设立柔性电子学专业并成功获批,于2022年9月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我院柔性电子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学科发展等如火如荼的开展,并取得了良好实效。柔性电子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相关研究受到了《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期刊编委的青睐,刊发在2024年第3期“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栏,并作为选文在其公众号上推广,受到了国内高等教育界学者们关注。该教学研究成果得到南京邮电大学本科教改项目和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 2024-05-15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管理水平,更好地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目标,5月8日下午,在电光学科楼A412对2022级本科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开展抽查活动,活动由学院督导组组长杨恒新副教授主持,校督导田友伟老师出席,学院教学督导全体成员出席。此次抽查从128个课程清单中随机抽取了48门。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关键文件,是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基础,也是加强课程建设、推动教学改革的关键。杨恒新老师在会议中强调了2022版教学大纲与以往版本的不同点,以学校的教学大纲模板为依据,明确了检查工作方案、要求和注意事项。结合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立德树人、OBE理念要求,重点审查了大纲的合理性,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课程考核等。校督导田老师强调了大纲与课程编码的对应性问题,以及大纲编写过程中的格式、规范性。会议现场督导组成员们认真检查了大纲,整体质量较高。检查中发现了一些普遍问题,如课程目标缺乏思政元素、评分标准不够具体、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之间关联不够紧密,以及格式规范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学院要求相关教师立即整改,并
  • 2024-01-11
    为切实推进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准备工作,我院于2024年1月10日上午在电光学科楼A327会议室,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自评报告研讨会。校党委副书记蒋国平、校教育教学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颜晓红、委员陈鹤鸣及刘芫健教授受邀出席,院党委书记黄丽亚、副院长刘蕾蕾、党委副书记徐磊等学院领导出席了会议,各教学系主任、骨干教师、辅导员参加了会议,全体教师线上出席。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黄丽亚教授主持。黄丽亚书记代表学院致辞,简要介绍了学院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方面开展工作整体情况和主要进度;刘蕾蕾副院长详细汇报了学院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方面的自评工作和相应成果。专家组对学院审核评估自评自建工作的开展情况表示肯定,特别是对自评报告的认真撰写和相关参与教师的辛勤付出给予了极大鼓励。同时,专家们对自评报告的有关情况进行了提问,并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方案,与会成员与专家组进行了深入交流。蒋国平书记强调,全院上下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审核评估的重要意义;将审核评估工作与推动学校国家“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结合起来,要进一步总结成绩,凝练特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2023-11-16
    11月15日在电光学科楼A327,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以“与名师同上一堂课”为主题,开展了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的第一期活动:《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组授课研讨会。研讨会邀请了江苏省教学名师、学院书记黄丽亚教授作为主讲嘉宾,由刘蕾蕾副院长主持,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刘胜利副处长莅临指导。研讨会上,青年教师臧裕斌老师进行了题为《m序列及其生成器设计》的教学片段试讲。臧老师优秀的专业素养和清晰明了的表述获得了在座专家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同时也指出了改进意见及建议。随后,黄丽亚教授进行了《m序列信号发生器》知识点的授课示范。黄教授的授课张弛有度,教学从情景导入、引导点拨、互动研讨,深入浅出地将课本的知识传授转化为学生的能力锻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上,每位老师就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等方面积极发言。黄教授指出我院优良的教学氛围离不开老师们的探讨与研究,建议今后在教学备课、考试考核、教学内容、教材整改等方面加强集中研讨。刘蕾蕾副院长最后对授课研讨会进行了工作总结。“与名师同上一堂课”系列基层教学活动,将大大提升我院基层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我校深化教育教学改

学术动态

通知公告

学生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