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 2025-11-26
    2025年11月19日下午,我院党委书记黄丽亚、院长余林蔚率领核心团队一行,赴栖霞区、南京经开区开展产学研合作调研与对接活动。南京经开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钟凯,栖霞区科学技术局局长盛艳携区域重点企业代表热情接待,学院副院长谌静及七个重点项目团队负责人共同参与此次深度交流。洽谈会现场:政企学界共谋产学研深度融合在专场对接会上,政企校三方围绕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核心技术需求与科研成果转化展开热烈研讨。黄丽亚书记与余林蔚院长提出,将以大学科技园为重要纽带,搭建创新资源互通共享平台,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实际需求精准对接,并诚挚邀请企业代表走进校园考察交流,深化多方合作共识。钟凯副主任、盛艳局长对学院的科研实力与合作诚意表示高度认可,强调将全力支持校地企协同创新,为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保障。教授团队负责人展示可转化前沿科技成果会上,学院教授团队集中发布了一批具有高转化价值的前沿科研成果,涵盖光电芯片、智能传感、微纳制造、能源勘探等关键领域,包括:高重频、高功率少周期飞秒光学频率梳(突破现有激光技术瓶颈);新型TCB空构立体电路技术(赋能下一代智联时空网络);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适用于长距
  • 2025-11-04
    11月3日,刚刚闭幕的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学院师生刷新历史最好成绩!学院在主体赛获全国特等奖1项(全校唯一)、一等奖1项;“揭榜挂帅”专项赛获全国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人工智能+”专项赛获全国一等奖1项。 本届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南京大学、共青团江苏省委承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市人民政府支持。共吸引来自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300多万名学生参赛,共有640件和643件作品分别入围主体赛和“人工智能+”专项赛终审决赛,通过公开答辩方式决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并根据团体总分产生获得“挑战杯”“优胜杯”的高校。“揭榜挂帅”专项赛分别于2024年和2025年在北京、浙江和8个主擂台城市完成比赛。 学院历来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近年来,学院“挑战杯”系列赛事备赛得到了校领导、校团委等部门和学院的大力支持,指导老师们倾心指导,参赛队员攻坚克难,取得了多项佳绩。学院将继续秉持南邮“育人为根本,质量是生命”的办学宗旨,以大学生
  • 2025-10-27
    10月24日,南京邮电大学第五十六届田径运动会在激昂的节奏中拉开帷幕。学院百名学子和老师组成的表演方阵,灵动的啦啦操舞步跃动青春节拍,恰似光电子波谱中跃动的能量,老师们保驾护航,协力构建了“督学、导学、治学、润学、励学”五位一体的“五学”体系,全面提升学风建设“内驱力、引领力、帮扶力、育人力、助推力”,扎实推进一流学风建设,在“挑战杯”“互联网+”等重大科技赛事中屡获佳绩。在900人观演方阵中,近千朵向日葵如金色海洋绽放,向观礼台传递“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凝聚青年力量”的信念。运动员们以拼搏为笔,以汗水为墨,奋力书写“追光逐电争创一流”的青春答卷!荣誉时刻:硕果累累,载誉而归 学院在本届运动会中表现亮眼,一举摘得“最美方阵”“研究生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队”“本科甲组女子团体总分第三名”“本科甲组男女团体总分第三名”等多项荣誉!每一张奖状的背后,都凝聚着运动员的奋力拼搏、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以及全院师生的呐喊助威。开幕式风采: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学院把开幕式表演列为“信仰·追寻·传承”主题思政实践课程,团结带领广大同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
  • 2025-10-23
    10月22日上午,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专题读书学习会。党委书记黄丽亚主持,中心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校党委关于认真做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学习教育工作的通知精神,强调要深刻认识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重大意义,这部著作集中展现了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按照计划,本次专题读书学习会,全体中心组成员轮流领学了部分重点章节。读原文、悟原理,书记、院长带头,大家一起学习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要有新担当新作为”等十一个主题的内容。同志们围绕加强政治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推进科研报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等,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进行了交流讨论,不断加深理解著作原文的论述。会议对全院的学习教育工作进
  • 2025-10-20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学生会建设,根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中青联发〔2019〕9号)、《江苏省学生联合会基层组织选举办法》、《地方学生联合会代表大会工作规定》(中青办联发〔2021〕3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会(研究生会)章程制定办法》(中青办联发〔2021〕3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研究生)代表大会工作规定》(中青办联发〔2021〕3号)相关文件精神及规定,10 月 16日,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第四次学生代表大会、研究生代表大会在中兴报告厅隆重举行。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磊,分团委书记吴鹏,全体团建指导员和学生代表出席会议。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全体与会人员肃立致敬,满怀赤诚与敬意唱响国歌,彰显了电光学子的爱国情怀与昂扬风貌。 徐磊书记对过去一学年学生会、研究生会在思想引领、服务同学、学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向全体学生代表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深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行动中;二是强化责任担当,服务发展大局,将个人成长与学院发展、民族复兴紧密结合;
  • 2025-10-19
    10月13日-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全国总决赛在郑州大学举行。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本科生创意组项目“芯氢科技——氮化镓基智能光解水产氢系统”以小组排名第一进入总决赛排位赛,在本科生创意组中位列全国第五,取得南邮本科生参赛历史最好成绩。本次大赛由教育部等11个部门会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是全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青年学生创新活动。今年共有来自国内外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项目、2443万人次参赛。大赛启动以来,院领导全过程指导备赛工作,现场指导参赛项目,为项目高质量晋级提供坚实保障。大赛中,团队负责人孙宁同学充分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沉稳的临场应变能力和顽强拼搏的团队精神。我院获奖团队(撰稿:王龙禄 编辑:徐伟 审核:谌静)
  • 26
    2025-11
    2025年11月19日下午,我院党委书记黄丽亚、院长余林蔚率领核心团队一行,赴栖霞区、南京经开区开展产学研合作调研与对接活动。南京经开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钟凯,栖霞区科学技术局局长盛艳携区域重点企业代表热情接待,学院副院长谌静及七个重点项目团队负责人共同参与此次深度交流。洽谈会现场:政企学界共谋产学研深度融合在专场对接会上,政企校三方围绕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核心技术需求与科研成果转化展开热烈研讨。黄丽亚书记与余林蔚院长提出,将以大学科技园为重要纽带,搭建创新资源互通共享平台,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实际需求精准对接,并诚挚邀请企业代表走进校园考察交流,深化多方合作共识。钟凯副主任、盛艳局长对学院的科研实力与合作诚意表示高度认可,强调将全力支持校地企协同创新,为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保障。教授团队负责人展示可转化前沿科技成果会上,学院教授团队集中发布了一批具有高转化价值的前沿科研成果,涵盖光电芯片、智能传感、微纳制造、能源勘探等关键领域,包括:高重频、高功率少周期飞秒光学频率梳(突破现有激光技术瓶颈);新型TCB空构立体电路技术(赋能下一代智联时空网络);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适用于长距
  • 04
    2025-11
    11月3日,刚刚闭幕的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学院师生刷新历史最好成绩!学院在主体赛获全国特等奖1项(全校唯一)、一等奖1项;“揭榜挂帅”专项赛获全国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人工智能+”专项赛获全国一等奖1项。 本届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南京大学、共青团江苏省委承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市人民政府支持。共吸引来自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300多万名学生参赛,共有640件和643件作品分别入围主体赛和“人工智能+”专项赛终审决赛,通过公开答辩方式决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并根据团体总分产生获得“挑战杯”“优胜杯”的高校。“揭榜挂帅”专项赛分别于2024年和2025年在北京、浙江和8个主擂台城市完成比赛。 学院历来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近年来,学院“挑战杯”系列赛事备赛得到了校领导、校团委等部门和学院的大力支持,指导老师们倾心指导,参赛队员攻坚克难,取得了多项佳绩。学院将继续秉持南邮“育人为根本,质量是生命”的办学宗旨,以大学生
  • 27
    2025-10
    10月24日,南京邮电大学第五十六届田径运动会在激昂的节奏中拉开帷幕。学院百名学子和老师组成的表演方阵,灵动的啦啦操舞步跃动青春节拍,恰似光电子波谱中跃动的能量,老师们保驾护航,协力构建了“督学、导学、治学、润学、励学”五位一体的“五学”体系,全面提升学风建设“内驱力、引领力、帮扶力、育人力、助推力”,扎实推进一流学风建设,在“挑战杯”“互联网+”等重大科技赛事中屡获佳绩。在900人观演方阵中,近千朵向日葵如金色海洋绽放,向观礼台传递“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凝聚青年力量”的信念。运动员们以拼搏为笔,以汗水为墨,奋力书写“追光逐电争创一流”的青春答卷!荣誉时刻:硕果累累,载誉而归 学院在本届运动会中表现亮眼,一举摘得“最美方阵”“研究生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队”“本科甲组女子团体总分第三名”“本科甲组男女团体总分第三名”等多项荣誉!每一张奖状的背后,都凝聚着运动员的奋力拼搏、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以及全院师生的呐喊助威。开幕式风采: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学院把开幕式表演列为“信仰·追寻·传承”主题思政实践课程,团结带领广大同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

教学动态

  • 2025-11-17
    11月12日下午,由我院主办的督导讲习营系列讲座在电光学科楼A328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特邀自动化学院吴复霞老师担任主讲,校教学督导于舒娟老师、学院督导组组长杨恒新老师出席,全院教师积极参与学习研讨。吴复霞老师以《为教学注入“记忆基因”:构建可持续迭代的教学新生态》为题,分享了其教学改革的深入思考与实践成果。她精准剖析了传统实验教学中学生“不预习、不会动手、报告糊弄”的三大痛点,并回顾了从强制预习到引导反思的四轮探索历程。吴老师指出,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理念转向——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并创新性地提出将历年学生的真实失误构建成“实验失误库”,将其转化为宝贵的课程资源。通过“诊断-指导-自主-反思”的教学闭环和“双轨作业”等机制,有效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思考,实现了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教学模式变革。讲座现场气氛热烈,互动环节多位教师就“如何高效构建学情地图”、“如何激发学生的深度反思”等问题与吴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吴老师的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为破解教学中的共性难题提供了清晰路径和有效工具,尤其为新教师快速把握学情、缩短成长周
  • 2025-09-22
    9月21日,第九届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决赛在长春理工大学落下帷幕,南邮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电光柔学院”)副院长刘蕾蕾教授带队参赛,学院青年教师李双德、魏娴、陈琳均获全国决赛二等奖。在预赛华东赛区中,李双德、魏娴老师获一等奖,陈琳老师获二等奖,徐艳卉、薛琛鹏老师获三等奖。本届竞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长春理工大学承办,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协办,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考试中心指导。赛事分为预赛、决赛两个阶段,预赛覆盖华东、华西、华南、华北四大赛区,吸引了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97所高校696名教师参赛。决赛环节特邀7位国家级教学名师、44位省级教学名师及教育部高等学校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组成评审专家组,从现场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设计、教学手段应用、微课与教学内容融合度、教学艺术展现、特色与教学效果、教案与大纲规范性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审打分。经过为期两天的激烈比拼,最终决出“华晟经世杯”1名(一等奖第一名)、一等奖57名、二等奖85名、三等奖131名。南邮电光柔学院高度重视教师教学能力培
  • 2025-09-01
    近日,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承办的2025年“锦绣江苏”国际暑期学校项目——“波连万物,芯动未来,智能电子技术前沿”圆满落幕。本届暑期学校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电光院携手国际合作交流处与海外教育学院共同承办,吸引了来自德国、伊朗、爱尔兰、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摩洛哥、吉尔吉斯斯坦、津巴布韦、土库曼斯坦、刚果(金)及中国等12个国家的20余名青年参与学习。本期暑期学校为期14天,于2025年8月18日举行开班仪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青山出席并致辞。国际合作交流处、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共同参加了仪式。在开班致辞中,刘青山副校长介绍了南京邮电大学的学科特色、发展战略以及国际化办学成果。他强调,智能电子作为信息技术的关键创新方向,正以广阔的应用前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本次暑期学校围绕电磁技术、信息科技与文化实践等多领域展开,是南邮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学校将持续聚焦电磁技术与集成芯片前沿,推动多学科交叉与创新发展。他鼓励学员们把握学习机会,积极参与讲座、实验实践及文化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激发创新,为未来
  • 2025-05-09
    2025年5月7日下午,由我院主办的督导讲习营系列讲座活动在电光学科楼A328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特邀自动化学院万佑红教授作题为《“督以明方向,导以致成长”——教学督导工作交流》的专题讲座,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的形式,吸引了全院教师积极参与。校教学督导蔡祥宝老师、学院督导组组长杨恒新老师出席线下会议,全院教师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共同学习研讨。讲座中,万佑红教授立足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创新,从“核心定位”“环节规范”“成效分析”三大维度展开系统阐述。她首先强调,教学督导应始终以服务教学、引导发展为宗旨,通过科学监督与精准指导,助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教学改革深化。随后,万教授结合具体案例,详细解读了课堂教学、课程设计、考核评价等关键环节的质量标准与规范要求,并针对当前督导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改进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 在互动环节,与会教师围绕督导工作的实践难点展开热烈讨论。校督导蔡祥宝老师指出,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智能评课系统等新技术优化督导模式,同时平衡技术工具与人文关怀的关系,是未来督导工作的重要课题。万教授对此回应称,技术赋能需以教育本质为核心,督导工作应始终聚焦“以学生为中心”的育
  • 2024-09-02
    近日,2024年“锦绣江苏”国际暑期学校项目——“柔性智造,未来无限”在我校举行。本次暑期学校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我院联合国际合作交流处以及海外教育学院共同承办,吸引了来自摩洛哥、孟加拉、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加纳、刚果(金)、喀麦隆、土库曼斯坦、津巴布韦、中国等12个国家的40余名青年来我校学习。本次暑期学校为期14天,于2024年8月18日在我校举行了开班仪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青山出席了仪式并致辞。国际合作交流处、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仪式。开班仪式刘青山副校长在开班仪式上介绍了南邮的学科特色、发展战略以及国际交流合作情况。他说,本次暑期学校涵盖柔性电子、信息科技、文化实践等多个领域,是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举措。他指出,学校始终走在电子信息技术和柔性电子技术的最前沿,始终关注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并紧密结合全球和社会的重大需求,不断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他鼓励中外学员们珍惜学习机会,广泛交流,希望大家通过暑期学校的系列讲座、实验实践和文化交流活动,能够深入理解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拓宽学
  • 2024-07-01
    近日,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课程教学竞赛初赛(华东赛区)在中国石油大学落下帷幕。来自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6省1市(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山东、江西、上海)的40余所高校的教师同台竞技。经过激烈角逐,我院青年教师李双德荣获电磁场组一等奖第一名,展示了我院本科教学水平和青年教师风采。本次竞赛是在教育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指导下,由高等学校电路和信号系统教学与教材研究会、高等学校电磁场教学与教材研究会、中国高校电工电子在线开放课程联盟、中国电子教育学会共同组织举办。竞赛以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和能力训练为着力点,推动高等学校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任课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激发教师投入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的热情。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和提升工作,注重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此次获奖是学院深化一流本科专业与一流课程建设,持续构建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成效的集中展示。学院将会持续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创,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践行能力、专业教学
  • 2024-06-14
    近日,我院朱先军副教授、刘蕾蕾教授、郭艳东副教授和许吉副教授等人,在国内工程教育研究权威期刊《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上发表题为《交叉融合性新专业柔性电子学的课程体系建设》的教学改革研究论文。论文阐述了柔性电子学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性的特点,着重介绍了我院在面向交叉融合的前沿学科需求,以学生为中心,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突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引入前沿技术进行柔性电子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和优化的思路,重点介绍了专业核心课程的特色和实践教学环节设置,详细介绍了传统课程融合交叉学科特色的教学内容改革。柔性电子学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跨学科交叉融合领域设立的新专业,我校于2021年向教育部申报设立柔性电子学专业并成功获批,于2022年9月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我院柔性电子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学科发展等如火如荼的开展,并取得了良好实效。柔性电子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相关研究受到了《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期刊编委的青睐,刊发在2024年第3期“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栏,并作为选文在其公众号上推广,受到了国内高等教育界学者们关注。该教学研究成果得到南京邮电大学本科教改项目和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学术动态

关闭